寶寶怎么取名_寶寶起名字的十種經典方法
寶寶起名字的十種經典方法:給寶寶起名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下面起名網列出了10種經典寶寶起名的方法,供您參考。包括生...
寶寶起名字的十種經典方法:給寶寶起名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下面起名網列出了10種經典寶寶起名的方法,供您參考。包括生辰八字起名法、典故起名的方法、理想式起名法,暗寓式起名法等。
一、寶寶生辰八字起名的方法
不同的名字,需要搭配不同的八字才能真正發揮出最佳效應。也就是:一個好名字并非適合每一個人的,因為每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都不一樣,出生地點也 不一樣,命理五行完全不同,因此就應當從實際出發,開創出屬于自己命理的最佳姓名。所以,寶寶起名至關重要,作為每一個家長,都應當引起重視,絕不可因為 取名字的失誤,從而毀了你小孩的未來。
我們在給寶寶起名的時候要特別注重姓名之陰陽五行能否輔佐人所稟賦的陰陽五行氣(即人的生辰八字通稱“八字”),起名之根本也在于: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原 理,將姓名之陰陽五行輔佐人所稟賦的陰陽五行氣(即人的生辰八字)。因此,生辰八字取名字必須以“生辰八字”為本,通過對生辰八字的分析,找出命局之不 足,在名字中加上“帶五行氣”之字去平衡八字之五行(外五行);同時還要遵循姓名之內五行(即姓名中各字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不克之原則。生辰八字取名 字重點是要配合八字,姓名不僅代表一個人的符號,而且關系到人一生的前程,故而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姓名。具體方法如下:
二、寶寶出生月份起名的方法
按照孩子出生的月份不同,父母也可給孩子命名,中國的每個月份可以說都有自己的稱呼,并且同一月份稱呼也不盡相同,只要善于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其中的不同含義。
如每年農歷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又稱為:孟春、首陽、新正、復正、三之日、元月、初月、孟陽、開發、早春、征陽等。
第二個月稱建卯,仲春、夾鐘、竹秋、仲陽、令月、花月、如月、杏月、大壯、同月等。
第三個月也稱建辰,季春、末春、暮春、鶯時、蠶月、辰月、桐月、櫻筍等。
第四個月份稱中呂,陰月、麥月、建已、孟夏、初夏、維夏、槐月、麥秋、乏月、梅月等。
第五個月稱午月,薄月、皋月、炎月、天中、建午、小刑、仲夏等.
第六個月稱暑月,旦也、末月、菏月、蓮月、焦月、秀月、伏月、季夏、征暑等。
第七個月稱初秋,上秋、首秋、蘭秋、建申、蘭月、霜月、新秋、杏月、瓜時、巧月等。
第八個月稱桂月,壯月、仲秋、南呂、建西、仲商、中秋、正秋、竹小春等。
第九個月稱菊月,玄月、成月、朽月、青女月、建成、季秋、無射、涼秋、正秋等。
第十個月稱坤月,玄月,陽月、正陽、建玄、孟冬、應鐘、上冬等。
第十一月稱子月,龍潛月、暢月、復月、建子、黃鐘、一之日等。
第十二月稱末冬,殘冬、暮冬、建丑、季冬、大呂、臘月、臨月、冰月、嚴月等。
三、寶寶按季節起名的方法
在給你的孩子起名時,可以根據出生的季節起名字,是記住生日的好方法,按季節起名字也是我國民間常用的一種起名字方法。如果起好了別有一番味道,富有詩意,下面是按春、夏、秋、冬四季排列下來的季度的不同叫法。
以春為例,好多人在給孩子起名字時愿意選用此字為名,其中重要原因,在于“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天”總是給人生機盎然的景象,選用“春”字命名,往往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用“春”再加上其它的能夠連在一起的字組一個詞,作為名字。另一種是以間接地選用與“春天”有關的詞語為命名方案,三春、青楊、韶節、陽節、艷陽、青春等。
四、寶寶起名用崇慕仿名法
中外歷史上不僅出現了許多偉人,而且有過數不清的圣賢、英雄、杰人。后人不乏敬仰、崇慕之情,無論出于紀念還是效仿的緣故,也繼用了他們的曾用名,如子、 堯、舜、虞、禹、湯、文、武、孔、孟、唐、圣、賢、商、秦等,均是明顯的例證。
五、寶寶起名用暗寓起名方法
如今起名俗氣的原因之一,是太露、太顯,諸如“張偉”、“”、“鳳英”、“淑琴”等這些最常見的名字,往往是一覽無余,缺乏使人回味的余地。如有可能,讀者不妨用暗寓命名法,當然這需要點文字功夫。
鄭思肖,宋末元初詩人、畫家。宋亡后,他隱居在江蘇蘇州,詩作悲憤蒼涼,抒發思念故國之情。畫梅一畫根,借題詩發出“寧可枝頭抱香死,未曾吹落北風中”的悲壯呼聲。他名“思肖”,就是思趙(趙宋王朝);他號“所南”,因南宋王朝地處江南;而且坐臥必向南方,表示不忘宋室,他的居室名叫“本穴世界”,把“本穴”一字拆開重新組合,就是“大宋”。
朱耷,清代書畫家,詩人,他是明寧王朱權后裔,明朝滅亡后削發為僧,改名為“八大山人”。這四個字草書象“哭之”、或“笑之”,哭笑不得,隱含著畫家亡國亡家的無限悲痛心情。
六、寶寶理想式起名方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是人的生活的動力,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都是因為懷有崇高的理想,才創造出了光輝的業績,沒有理想的人,就如同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正因為如此,許多人在給孩子起名時,都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七、寶寶起名用引發易名的方法:
中華漢語文化是少有的精湛文化,豐富的民族體系文化中,有許多驚世的經典之作,而引經據典的從中截言警句,稍加變通的引入名字之法,更是屢 見不鮮。如棣字 出自《詩·小雅·常棣》,被人引通作賢棣、長棣、寒棣、棣伏。賀字出自《詩·大雅·下武》之“四方來賀”,詡字出自《禮記·少儀》之“會同主詡”,鄭玄注 “詡 ”謂敏而勇;象字出自《易·系辭》中的“是故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弘字出自《易·坤》“含弘廣大”;鵬字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小擊 之千 里,搏扶搖而上者九”;介石出自易《困》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蕙字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古 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喜引經據典,其例不勝枚舉,有一定的效法之理。
八、寶寶用地名起名的方法
用地名作名字是比較常見的起名方法,這種起名方法既簡單又有一定的內含,所用的地名往往是出生地,這種名字是用出生地的簡稱、代稱以及出生地的特性,再加上配字組成的名字,當然,如果你不是這個地方出生的,喜歡這個地方,或與這個地方有什么緣分,也可用這個地方作名字。
用地名作名字,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有,一直延續到今天,許多著名的學者的名都與地名有關,如清代書法家鄭板橋,生于江蘇興化縣,可他并未用“興化”作名字,而是從該縣護城河上的一座無名木版橋那里選中了“板橋”二字為名
八、寶寶用典故起名的方法
什么叫典故起名法呢?通俗地說,就是用古代文獻中一句有意義的話,從中挑選一、二個字來命名,譬如毛主席同志,字潤之,“澤東”與“潤之”意思相輔相成,用的是《孟子·滕文公上》的一句話:“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典故起名法屬于文化層次較高的命名法,一般需要命名者熟知古代文獻,或者至少讀過一點古書,方能用典故來起名,在我國豐富的古典名著中,有許多寓意深刻的詞匯可供我們取名字時做以參考。
古人用典很有講究,大概有這么幾類:
明用類: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其名取自《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暗用類:晉人潘岳字安仁,用《論語》“仁者樂山”意,但以岳代山,就不是直接引用了。
戰國時期孔子后裔名孔白,字子上,“上”與“尚”通,“尚白”者乃殷人習俗,而孔氏是殷商后裔,幫其名暗寓追懷故國的意思。
倒用類:明人易三接,字康侯;清人王子接,字晉三。都系用《周易·晉卦》“晉,康候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散用類:明人王恕,字宗貫,是用《論語》“吾道一以貫之”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有時用典不直接引用,而稍用點化,更有意味,如著名學者錢大昕,字曉征,是以《禮記·文王世子》中“天子視學,大昕鼓征,所以警眾也”為藍本,但改“鼓”為“曉”,即照應了名中的“昕”字,又避免了過分板直。
用典須注意變化,不要用得太白了,成為他人談笑資料,例如乾隆年間,有姓“樓”名“更一”者,字“上層”,用唐詩“更上一層樓”名子,姓、名、字俱有其中;但太板直,便使人覺得平淡無味,弄巧成拙。
九、寶寶用期望式起名的方法
人生在世上,免不了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或希望健康長壽,或盤算發家致富,或希冀成才成名,建功立業,報效祖國,年輕的夫妻生下孩子,對這個新生命不但滿懷愛意,更是充滿了熱望,“望子成龍”這一句習語,非常生動地刻劃出父母對子女的切望和期待,因為在父母一代沒有實現的愿望,強烈地要求在孩子身上實現;而已經實現的現想,又希望下一代能夠承繼下去,發揚光大,父母的這種思想,也往往十分突出地表現在給孩子取名上,所以期望式命名法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命名法。
下面介紹幾類期望式命名法
(1) 富貴
(2) 長壽類
(3) 吉祥類
十、寶寶起名用五行補名法
五行乃金、木、水、火、土,是中國文化先祖萬物歸屬的精粹發明,所有的生命及物質,皆離不開五行的循環和關系。在姓名文化中,借用明五行和暗五行入名的例子非常之多,如金、銀、銅、鐵、錫、鋼、刀、劍、戟、鑰、潭、灝、哲、素、書、芳、準、火、燈、燦、灼、靈、炎、炳、爍、燁、焓、烽、焯、焰、煊、煜、煒、熠、凡、文、公、友、睦、塵、地、壇、堅、坷、坤、坡、城、壘、埔、培、基、域、堂、塔、塬、境、墻、增、墨、疆、田、白、石、正、民、年、安、全字等,均被有意無意的用于名中,而且極為普遍,故被重復使用的機率較高。
以上是起名網對寶寶起名字的十種經典方法的介紹,您還可以通過起名大全了解更多起名知識。
版權聲明: 本文收錄于網絡,如有侵權請E-mail聯系 http://www.hbjnzz.com/ 站長!
標簽: 寶寶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