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推薦_名字五格
三才五格取名取名字應該以命主五行強弱作為依據,才能有效分析命主八字如下:財才...

三才五格取名
取名字應該以命主五行強弱作為依據,才能有效 分析命主八字如下: 財 才 日 殺 己 戊 乙 辛 丑 辰 未 巳 命局五行強弱得分:身偏弱八字 木: 54 水: 40 火: 79 土: 310 金: 30 命局乙木,生于初春辰月,辰中有木的中氣,坐下未有木的余氣, 需財土星5個極旺,但不作假從,作身弱論,本水木生扶身為用, 但財星土太旺,水星犯忌,宜木幫身為用。 所以不宜多取“土” 如下姓名根據 天機命理 漢字五行數據庫優化取得: 僅供參考: 會景 菲管 抱樸 抱本 懷元 乾元 江潮 若興 元君 明枝 簡民 萬卷 樹江 啟林 貴濟 月明 柯勤 茂興 平林 若悟 邦彥
什么是姓名的五格和三才?
一、姓名學中的五格是: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等五格,其計算方法如下: 1、天格:單姓和復姓計算天格數理是不同的。單姓的天格數理是“單姓筆畫+1”,而復姓的天格數理是“復姓筆畫數相加”。例如:“丁”姓的天格數理是3(丁2畫+1),“田”姓的天格數理是6(田5畫+1);“司馬”姓氏的天格數理是15(司5畫+馬10畫),“歐陽”復姓的天格數理是32(歐15畫+陽17畫)。因為天格是由姓氏決定的,所以在姓名學中不能單純依天格數理論吉兇。 2、人格:單姓的人格數理是“姓的筆畫數+名(第一字)的筆畫數”,如“劉德華”之名的人格數理是30(劉15畫+德15畫);復姓的人格數理是“復姓的第二個字筆畫+名的第一個字筆畫”,如“司馬光”之名人格數理是16(馬10畫+光6畫),“東方長紅”之名的人格數理是12(方4畫+長8畫)。 3、地格:單姓和復姓的地格數理都是“名字的筆畫數相加”,如單姓雙名“劉德華”的地格數理是29(德15畫+華14畫);復姓雙名“東方長紅”的地格數理是17(長8畫+紅9畫)。單名(如:王華、司馬光)又該如何計算地格數理呢?單名的地格數理是“名的筆畫數+1”,即“王華”的地格是16(華15畫+1),“司馬光”的地格數理是7(光6畫+1)。 4、總格:姓名總格數理的計算是“姓名筆畫數的總和”,這很好理解。如“丁不三”的總格數理是8(丁2畫+不3畫+三3畫),“東方長紅”的總格數理是29(東8畫+方4畫+長8畫+紅9畫)。 5、外格:單姓“將姓名總格數理減去人格數理之差再加1”即為外格(也可以直接將名字的最后一字的畫數+1),如“劉德華”的外格數理為15(總格44-人格30+1,華14畫+1);復姓“將姓名總格數理減去人格數理之差”即為外格。注意:單姓單名的外格數理為2,復姓單名的地格數理為“總格數理-人格數理+1”。 二、姓名學中的“三才”是指:天、人、地,即天格、人格、地格。三才配置就是指“天格、人格、地格”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生克關系。三才的生克關系在姓名學中是極為重要的。
什么是五格,如何計算五格
姓名學里的五格指的是姓名學中天格、地格、人格、總格、外格。天格、地格及人格為整個姓名最重要的部分,此為天、地、人(三才)。因此,當見人批算你的姓名為(三才)大吉時,代表你的名字筆畫,天格、地格、人格均為上佳的吉數(所有字以繁體為準)。 天格是先天祖傳的姓,這個姓非變動性的,也不可以改變的,因此又俗稱“胎元、胎運”,姓是骨,名是肉,骨為先天命,所以名字可以改,借此改運,但姓不能改。因此天格的筆畫數吉兇,通常是不計算的。 天格計算方法:單姓,再加添一,復姓,合計姓氏之筆畫。例如某人叫姓王,那么其天格為4+1=5;如果某人姓上官,其天格是3+8=11。 人格又稱主運,這是你的姓和名字第一個字的筆畫數總和,例如某人江海洋,江字的筆畫加海字的筆畫,便是人格,江字6畫,海字為10畫,其人格為6+10=16。如果是復姓人士,則是姓氏的最后一字筆畫數加上名字第一字的筆畫數。 人格是一個姓名中最重要的畫數,因為這個數理掌握我們的一生,此數一定要吉數,不可為兇數。 地格是名字的總畫數,如果叫江海洋,“海洋”二字加起來便是地格,地格又稱為前運,掌管你的前半生,通常是指一歲至三十五歲。“海洋”二字加起來為21畫,為三十五歲的命勢所在。此數為光風霽月,萬物確立,官運亨通,大搏名利。但女性不宜。 地格十分重要,因為掌管了我們的前半生,但如果此君已過三十五歲,此數的影響力便會減退,就算不改也可以,因為三十五歲后便進入總格了,這是中晚年運。 總格是姓與名的全部筆畫數,是中晚年的總和,自三十五歲起到終身成就。因此此數又稱為“后運”,后運當然極為重要。 總格是一個人一生的功罪,因此為姓名學五格中最重要的一格,雖然只影響中晚年,但一生所求,就是一個美滿的晚年。 外格是總格減去人格,一般來說是指貴人或外來助力,主管命運之靈力。
版權聲明: 本文收錄于網絡,如有侵權請E-mail聯系 http://www.hbjnzz.com/ 站長!
標簽: 取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