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的名字_藏語名字
取一個藏族名字娜姆措!漢語即為仙女湖!湖夠博大了撒!藏族有什么名字比較常見?看過一篇文章,上面講,...

取一個藏族名字
娜姆措!漢語即為仙女湖!湖夠博大了撒!
藏族有什么名字比較常見?
看過一篇文章,上面講,在新疆的庫車,如果你在大街上喊一聲買買提,大概會有五千個人回過頭來。可見在少數民族地區,名字重復有多么普遍。在西藏,在拉薩,雖然不至于一個名字的重復率有如此的嚴重,但是也是有類似的情況。藏族人的名字最常用的就那么若干個,重名的情況實在并不新鮮。西藏先前長期的農奴制度中,只有少數的貴族才會有姓一說,也就是這樣的血統才得以有個標號傳呈,大多數的百姓,知道自己的父母可能就已經足夠了,也沒有姓來對自己的先人表示適當的尊重,和血緣的明顯的標記(在日喀則一帶,幾個兄弟共娶一個妻子以求家庭團結的情況也很多,孩子只是管最大的兄弟叫爸爸,而把其他的都叫做叔叔,這種時候,連爸爸也是不能確認的。目前這種情況正越來越少)。大家所熟知的西藏的阿沛家族,這阿沛就是姓。可是大多數的百姓,我們只知道他們叫什么次仁,單增,也無有姓的概念。 次仁,單增羅布,扎西次仁,尼瑪,達娃,拉姆,卓瑪,頓珠,索朗等等都是最為常見的藏族的名字。除了其中特別幾個如拉姆,卓瑪外,很多是男女通用的。比如在學校里一個40多人的班上,有好幾個人都叫次仁,為了區分,只好有了大次仁,小次仁,中次仁,女次仁的叫法。于是藏族人的身份證上第一個字是大或小的很是常見。還有別的大小的這個和那個,大米瑪旺堆,小米瑪旺堆,大平措,小平措,大普布,小普布,不勝列舉。次仁呢,是藏語中長壽的意思,常常單獨的作為一個名字,也可以與其他的名詞連在一起,比如次仁尼瑪,就是長壽的太陽的意思。叫尼瑪次仁的也是同樣的多。 藏語里從星期一到星期天分別叫:達瓦,米瑪,拉巴,普布,巴桑,邊巴,尼瑪。而他們的習慣是,常把誕生那一天的星期給作為名字的全部或一部分,這也是一個藏族人名字重復率很大的原因。另外因為同音異義的緣故,或者藏語與漢語夾雜著說的情況下,時常的鬧些笑話。比如尼瑪是太陽的意思,起這個名字的人很多,一個人藏族人在敲一個漢族人的門,里面的人問道:你是誰?答道:我是你媽(尼瑪)。里面的人便惱火了,狠狠的說:我媽早就死了。另一則故事則講,老師到了教師里,看到窗戶的玻璃被打碎了,便問下面的學生:是誰把窗戶的玻璃打碎了?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拉巴。老師火了,立馬就把這個叫拉巴的學生糾出來了。可是這才知道,原來打破玻璃的不是這個叫拉巴的人,而是“風”,在藏語里也念作拉巴。 其實這藏語和漢語夾雜著說,所鬧出的笑話在內地生活的人是難以想象的。一個藏族人到了飯館,用很不標準的漢語問服務員,“睡覺”(水餃)多少錢?服務員回答:睡覺不行。繼續問:那么“摸摸”(饃饃)多少錢?服務員真的生氣了,回答道:摸摸也不行。西藏的色情類場所比較多,而表面上往往與茶館酒肆都差不多,于是才有這樣的笑話。 閑話不說了,繼續說名字。我的女朋友叫做索朗桑姆,這索朗大約是福氣的意思,也是不分男女的,只有后面的桑姆一詞,才可以判斷出是女性來。可是更多的名字,不見本人,你是連性別也說不清楚的。比如前面提到了次仁尼瑪,男的女的都可以叫這個名字,幾乎很少的代出性別的特色。漢人還是西方人的名字,一般都是可以從字面上知道男女的,大概人之為人,是男是女畢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所以這樣做吧。漢人的名字里,女人一般都是什么紅呀,翠呀,蘭呀,男的則是剛堅勇猛,西方女人也是什么絲呀麗呀的,反倒這藏族人的名字把男女明顯的差別給模糊了一回,叫人稱奇了。 西藏不同地方的發音也不同,同樣的詞語按照音譯,也會寫出不一樣的漢字來。就比如剛才說的索朗,昌都話說出來是四郎,所以最早的時候,我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很是驚奇。想到四郎探母的京劇段子來。當年的四郎可是遼國的駙馬,怎么會把這個名字給傳到西藏來呢?后來終于知道真情的時候,才笑出來。還有最常用的次仁這個名字,昌都人一般都寫作則仁。 前面說男女性別不明顯的中型名字,可是這女孩子畢竟是女孩子。誰生出了一個千金,都是要好好的琢磨著給一個水靈靈的名字的。就讓人單聽見這個名字,就要魂牽夢繞了。卓瑪就是最典型的藏族女孩子的名字,本意是仙女的意思。最早的時候,那唱《北京的金山上》的叫做才旦卓瑪,后來容中爾甲又唱過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達瓦卓瑪》,其中有“我夢中的達瓦卓瑪”這樣樸素迷人的句子。今年的藏歷年春節晚會上,亞東又唱了一首《草原上的姑娘卓瑪啦》,第一句就是“你有一個花的名字,美麗姑娘卓瑪啦”,最近的一段日子里,只要你去了八角街,到處都在放著這一首歌曲。聽著這樣的歌,你真的不禁又想到了那遙遠的王洛賓和他的卓瑪的故事,真的就想去那開滿著鮮花的草原上,去尋找出那個心中的卓瑪出來。(啦是敬語,放在一個人的名字后面,表示尊敬。) 自從文成公主在一千三百年前進藏,到后來的十八軍進藏,一直到現在,漢藏之間的通婚就一直在發生著。我很多的同事就是這種民族大團結的結晶。他們一般都有兩個名字,一個藏族的,一個漢族的。我也算是漢藏婚配的事例吧,我現在還沒結婚,就老在琢磨,將來要為我們的孩子起個什么樣的名字。也許一種語言是不是你自己的母語,也是很深的影響著你對于這個語言的感受的。我就覺得央金這個名字不錯(女性),央宗也不差,要是個男孩子,尼瑪是最光明正大的名字了,可是我的女友卻說這些名字俗氣,她就覺得女的叫做康卓比較好,而男的叫我現在的名字也不賴(藏族人用自己長輩的名字也沒什么大不了)。反正孩子還是未來的事情,還沒見到這個人呢,無論現在怎么說,也就是過過癮而已。可是我心中早就想好了,真的我們將來有了小孩,我一定要起一個表現出藏漢特點的名字,不要起兩個名字,多麻煩呀。我仔細的考慮過了,無論男女,就叫丁四郎吧。一方面是希望他(她)沾染點康巴人的粗獷,另一方面,希望他(她)不要太多的記起自己的民族,只要他(她)知道自己是個中國人,就足夠了。
藏族人是如何起名字的求答案
漢族人是有姓氏的,如趙、錢、孫、李,百家姓盡人皆知。藏族是無姓的,一般用四個字做一個名:扎西多吉、次仁旺堆等。佛教的盛行影響到藏族人們的名字,許多人的名字都有濃烈的宗教色彩,如:丹巴----佛教之意; 江央一一妙音之意; 格來一吉祥之意; 多吉一一金剛之意; 群佩一一興法或興教之意。 藏族人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義,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稱豐富多彩。 1、用自然界的物體做自己的名字,如: 達瓦一月亮;尼瑪一太陽;白瑪----蓮花;梅朵一一花。 2、用小孩出生的日子做名字的,如: 朗剛----三十日;次松----初三; 次捷一一初八;次幾一一初一。 3、還有用星期為小孩起名的,如: 尼瑪一一星期日〈也作"日"、"太陽"解〉、達瓦一一星期一〈也作月亮"、"月份"解〉、米瑪一一星期二、拉巴一一星期三、普布----星期四、巴桑一一星期五〈也作"金星"解〉、邊巴一一星期六。 有的父母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反映在小孩的名字上。如父母嫌自己小孩太多了,想結束生育,便給小孩起名"倉木決"〈終止之意〉,“窮達”〈最小之意〉.如果父母想生男孩,便給自己的初生女起名"布赤"〈帶男孩之意〉,父母為了使兒女長壽,便給孩子起名“次仁”〈長壽之意〉。如果父母年歲大了,認為以后不可能再生小孩,或是這個小孩來之不易,前面死得多,便給兒女起名"拉則"〈像仙女一樣漂亮〉、"羅布"〈寶貝的意思〉.有的父母因為生下來的孩子死得多,活得少,為了使孩子容易成伏,反而把自己小孩的名字起得很隨便,如:"其加"〈狗屎〉、"帕加"〈豬屎〉、“其牛”(小狗)等。 藏族的起名由于上面幾種原因,所以相同的名字很多,如:“次仁”、“丹巴”、"巴桑"等。為了區別,人們在名字前面作一些區別。 一種是在名字前加大、中、小,如大巴桑、中巴桑、小平措。 一種是把不同地方來的人,用地名加在名字的上頭。如堆窮旺堆、亞東旺堆中的"堆窮"和"亞東"都是地名。又如仁布多吉、堆龍多吉中的“仁布”、“堆龍”都是地名。 一種是用人的生理特征放在名末加以區別。 格桑索卻一一拐子格桑、扎西巴雜一一麻子扎西;丹巴國欽----大頭丹巴、多吉夏過一一瞎子多吉。 另一種是用職業來區別人名,如: 瑪欽次旦一一炊事員次旦; 興索強巴一一木匠強巴。 還有用性別和老幼來區別的,如同樣一個“達娃”,男的叫普達娃",女的便叫"普姆達娃";又如大人和小孩都叫扎西,那么區別老小可叫"波扎西"〈阿爸扎西〉,"普扎西"〈小孩扎西〉;“蟆央金”〈央金老太〉,"普姆央金"〈女孩央金〉。 解放后,隨著人們政治生活的變化,在起名字的時候,也有一些新的內容,如: 金珠一一解放、達瑪一一紅旗、德吉梅朵一一幸福花。 在四川、青海、甘南等地方及西藏的昌都等地,因藏漢聯姻受漢族姓名的影響,出現帶漢族姓、藏族名的名字,如:張旺堆、李次加、陳貢布、趙仁增。 藏族的名字多數是男女共用的,如:達瓦、尼瑪、巴桑、扎西、格桑等;但也有一部分是嚴格區分,只用于女性的,如:旺姆、卓瑪、卓嘎、央金、桑姆、曲珍、拉珍、拉姆、倉(姆)覺等等。
版權聲明: 本文收錄于網絡,如有侵權請E-mail聯系 http://www.hbjnzz.com/ 站長!
標簽: 名字推薦